第325期:《江汉大学报》

微管理:当好网络“把关人”


   期次:第325期      查看:53   


  “微”时代的生活方式在给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大量非官方认证的微博、微信也将各种不加筛选的信息泥沙俱下地传播给了大学生们。有学者担忧“微信、微博传播的去中心化和裂变性,削弱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控度和权威度;其内容的繁杂性和共享性,降低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度和影响度;其信息的碎片化和即时性,冲破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空限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马缘园就曾在她的论文中谈到,“在这样的网络生态下,高校管理者有必要迅速切入微博、微信载体,开拓学生管理的微信新阵地,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并通过官方微信进行价值观引导,传播正能量。”
  事实上,我校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以及各学生社团的微博、微信的建立、运营和管理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江汉大学官方微博”的负责人介绍说,新媒体时代,高校管理者要适应新的舆论宣传方式,要在新媒体平台拿到话语权,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我校官方发布的微博,在政治方向上一定要正确,要大力宣传“正”事和“好”事。比如学校举办“感动江大人物”和“榜样的力量”等颁奖典礼,江汉大学的官方微博都作了推送,不光有先模人物的事迹和影像,还有现场颁奖的图文直播,让师生们能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一“正能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全校各院系、部门和学生社团的官方微信、微博,我校还实施了报备登记和年检制度,对其进行抽查和监管,以确保官方发布的信息政治正确,内容真实。截止去年底,我校通过登记和年检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共有141个,预计今年还会有新的官博和官微陆续筹划和报备。
  当然,官微和官博在舆情管理中,除了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还要利用其交互功能,及时解决问题,输导学生情绪。马缘园的《传媒类高校官方微博平台开设初探》一文中就谈到,“青春期的大学生,更渴望被尊重,被‘自由’,他们向往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却又因身处学校而受到约束,如果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极容易走向极端而引发不良后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宜使用强制和单向灌输的方式,官方微博、微信恰好提供了了解大学生思想的数据平台,构建了思政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有助于及时捕捉学生群体不良情绪,并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以及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双管齐下进行沟通,及时发现不良萌芽,最大程度的避免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有问题就要有反映的渠道,反映了还要有反馈,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爱国、爱校,才能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认真学习,享受健康的大学生活。”比如去年冬季我市摇蚊成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发微博抱怨宿舍里到处是摇蚊和蚊尸,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并圈了江大官博。负责运营官博的党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看到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了后勤等部门,随即学校相关部门解决了这一问题。
  以微信、微博、微应用、微电影、微商等为主要内容的“微”生活和“微”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思维活跃,热衷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在“微”世界里如鱼得水,乐此不疲。高校如何借助新媒体平台,做好育人工作,同时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却还在探索之中。我校已经开启的141个官方微博和微信,多半都才运营了一年多的时间,以后也还会有更多的认证微博和微信开通,“微”世界很大,路也还很长,我校的管理者、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和师生们一起,在这个世界里探索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