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期:《江汉大学报》

大学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期次:第385期   作者:计算中心 张思   查看:94   

  在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当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软实力,同时也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关注教师主体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为此,校人事处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张学政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孙菊如教授专门针对青年教师开展了专题培训。  两位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智慧的语言,为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开启了新思路,引燃了对未来工作的激情。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有以下4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高校德育至关重要。在如今大学已经不包分配的今天,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十分看重。大学教育应该做到知行合一,臻于至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严肃处理,树立警示“高压线”,对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至关重要。  学习知识是为了灵活运用。学习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是双向的倾听交流。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上好课,而是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育改革不是如暴风骤雨般进行的,而是潜移默化的,从每一节课中慢慢生长出来的。学历不等于能力,所学的知识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转化为自身素质;具备一定素质的学生,走向社会后,经过工作生活的磨练,最终才能将理论知识变成工作能力。我们要尊重学生人格,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制定学生教学策略,以增强教学工作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努力提高学生对大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当前微课和MOOC的大环境下,我们可以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研究,改变课程教学的单一模式,打破传统按章节知识点授课的方式,从实际项目出发,在其过程中,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案例中分析原理,从实际现象中看出本质,最后将自己抽象领悟出来的概念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对应,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将知识点学习领会。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为在移动互联开放环境下的教学提供辅助支撑和基础研究数据。  因材施教,一人一策。每名学生都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能力也各有差异。有些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个新事物时,往往表现出抵触和恐惧情绪,对这类学生,需要采用投其所好的教学策略。首先从他们熟悉的方向着手,慢慢缓解他们的抵触心理,然后引导他们学习掌握新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调整难度系数。根据学生能力将课程训练划分成不同模块,分步完成。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直接提出需求,具体实现上留空间让其发挥创造。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在给出需求的同时,提供一定的辅助资料,将具体工作细化,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首要工作是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可以从一些基础、简单的训练开始。  李克强总理说:“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大学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辅相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大学教育就要与之相适应。改革就是当下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现在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大学教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全面深化改革。